当前位置: 首页 > 年级动态 > 归纳有据 概括有方

归纳有据 概括有方

2009年10月11日 09:47:35 来源: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 访问量:1160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其中,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最为重要。
    一、中心完善法
    如果文段本身有中心句,只要找出中心句就能概括出段意。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但有时也会在段中。此外,中心句有时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有时则包含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还会有成分省略。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取并加以归纳,以便使之准确全面。
    【例题】
    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中心。(不超过28字)
    我们知道,凡是艺术都要创造艺术形象。在诗歌、绘画艺术中要创造艺术意境,在小说、戏剧作品中要创造艺术典型。但是,诗、画和小说、戏剧可以互相渗透。就是说,小说、戏剧作品中创造艺术意境可以富有诗情画意。比如,曹禺改编的话剧《家》,诗的味道就很浓。其中,觉新和瑞珏的洞房之夜,两个人有很长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完全是诗,就很有意境。中国传统的戏曲也很重视意境的创造,像《秋江》那样的戏,就是一首很美的抒情诗。
    【解析】
    通过阅读文段和筛选信息,我们可以知道:首先,“创造艺术形象”是大前提,“创造艺术意境”“创造艺术典型”是小前提;其次,文段的中心在第二句——“诗、画和小说、戏剧可以互相渗透”。然而,这个中心是不完全的,需要结合前提加以完善。怎样完善呢?陈述对象要不变,即“诗、画和小说、戏剧”不能变,结果也不能变,即“可以互相渗透”也不能变。这样,需要完善的就只有在哪一方面(或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互相渗透”了。因此,只要把前提——“在创造意境和艺术形象上”加进去作状语就行了。最后得出的答案应该是:诗、画和小说、戏剧在创造意境和艺术形象上可以互相渗透。
    二、分层归纳法
    如果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来阐说,则应先分析每一层的内容,抓住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全面地进行综合性整合。
    【例题】
    简要概括出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26个字)。
(1)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2)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3)他画的竹画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到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4)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5)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6)明代竹画家蜂起。(7)王绂画竹驰名天下,邵二泉为他题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这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8)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9)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解析】
    首先,这段文字共有9个句子,分为三个层次,介绍了三个朝代的竹画家。其次,三个层次陈述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是“竹画家”。第三,三个层次在介绍不同的画家时,分别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涌现更多”“蜂起”——是说“竹画家”多;“具有独特的风格”“高超技艺”——是说绘画水平的。根据以上分析,先从每层中提取出三个朝代(宋、元、明)作为陈述对象,然后排列相同的信息——“竹画家”,再将各层中的不同信息(各自特点)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三、揣摩提炼法
    有时,需要归纳概括的内容是形象的或隐晦含蓄的,往往找不到能够直接用来概括的词语,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揣摩提炼”。“揣摩提炼”就是要将形象的内容具体化,将含蓄的内容明白化。
【例题】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于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到“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获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这一段文字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
【解析】
    揣摩“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中的加点的字,我们会发现“装进”即没有理解,可以用“死记硬背”代替,再加上宾语“古书内容”即可整合出“死记硬背古书内容”。揣摩“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中的加点的字,我们会发现“模仿到家”不是一般的“模仿”,可换成“生搬硬套”,加上宾语即可整合为“生搬硬套程式腔调”。揣摩“守着利禄主义”“目标在于取得功名”,根据信息,先提炼出宾语“功名利禄”,再根据“守着”“目标在于取得”中蕴含的很热心、很专注等意思稍加整合,即可得到“热衷追求功名利禄”。

编辑:贾福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第十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忻州市温泉路90号 0350-339982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