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语言
邱海林
教学设想:
鉴赏语言是诗歌鉴赏的难点之一,从以往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找不准鉴赏语言的切入点,如从关键词入手,分析诗人的语言风格;答题不规范,表现为答题步骤不清晰,缺乏用术语答题的意识。因此,本考点的复习就以分析和鉴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言风格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2.分析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板书)
二、过程和方法
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学习古人锤炼语言的严谨态度,养成良好的运用语言的习惯。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归纳方法。
诵读品悟,分类整理,以特例带动类型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印发讲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经典回顾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7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彷徨)的情绪。(2分)
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走,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以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二、前置作业
1.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1988年全国卷)
溪涨清风 ① 面,月 ② 繁星满天。
数只船 ③ 浦口,④ 声笛起山前。
①A 吹 B 掠 C 袭 D 拂 答 ( D )
②A 落 B 圆 C 明 D 上 答 ( A )
③A 傍 B 依 C 横 D 到 答 ( C )
④A 声 B 有 C 几 D 一 答 ( D )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本诗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风格?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本诗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宛如一支妙曲,一幅佳画。
三、明确目标
1.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2.分析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板书)
四、考点精析
(一)理解诗歌的关键词语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一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中分别是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两句中分别是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1)“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溅”“惊”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寓情于物,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
(3)“蒸”写出湖面上滚滚蒸腾的云气,一片弥漫,笼罩着整体云梦巨泽;“撼”写出洞庭湖浩渺无边的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好象要震动那巍峨的岳阳城。
归纳:
动词(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生动形象(诗眼)(板书)
例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这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简要分析。
“直” 字点出沙漠无风,“圆”字写残照如轮,可以直视。两字准确描绘了向晚时分沙漠苍凉静穆的壮美景象,意境雄浑开阔。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孤寂的情绪融合在景物描写中,感受真切自然。
归纳:
形容词——突出形象特点,传达作者感情。 (板书)
例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表意上有何作用?
“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一无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归纳:
副词——表程度范围,使内容深刻。(板书)
例6: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一”字的使用为传神之笔。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
归纳:
数词——一字传神,丰富内涵。(板书)
例7: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前三句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前三句纯用名词,用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傍晚时分萧瑟凄凉的画面。
归纳:
名词——典型意象,特定内涵。(板书)
例8: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如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
归纳:
叠词——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绵密曲折,富有音乐美。(板书)
五、方法指津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
“X”字历来为人称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指出该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加以描述。
(3)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即时训练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行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一个“看”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