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第十中学举办学科教研论坛
2023年04月17日 06:57:28 来源:忻州市第十中宣传中心 访问量:910次
作者:教科研中心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为进一步提炼课堂教学的经验成果,强化课堂研究的实践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助推学校内涵发展,根据学校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安排,忻州十中教科研中心于4月11日举办了本学期首场论坛。本次论坛以“培养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语文、物理、政治三大学科的八位教师围绕论坛主题,结合年级特点进行了展示交流。

景小红老师以《作文审题思维解读》为题,针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缺乏对概念的提取和阐释等问题,结合近年高考作文题注重考查学生剖析或界定概念能力的特点,总结了考场作文概念提取,剖析和界定的三种方法:一是学会对材料分类、概括;二是注意辨析核心概念;三是注意核心概念间的多重关系。
夏夏老师以《项目学习的课堂实操探究》为题,以对“家乡文化”的项目研究为例,介绍了自己教学实践中关于“项目学习”的具体做法,即设计情境问题——驱动读写融合、写作过程探究——深化读写融合、分享与评价——促进读写融合。旨在通过项目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吴娟老师以《调整知识积累方向,落实考教结合理念》为题,结合四省联考试题,着重从高考核心功能中的“教考衔接”角度,谈了高中语文如何将教材内容和高考考试对接起来。吴老师强调,新高考引导教学回归教材,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熟悉教材、深挖内涵,走出应试模式,回归素养本位。

在此次活动中,校党总支书记王世民和教科研中心主任赵兴华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希望老师们能形成团队的合力,深研细耕,在教学中既要彰显个人魅力又要共享集体智慧,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做一名幸福的、受人尊敬的语文教师。
于青春老师主讲题目为《改变理念,改变做法,培养学生深度思维》。于老师强调:面对“新教材”的变化,以及“新高考”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改变理念,改变做法,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他和老师们分享了三点想法:一是深度备课,丰富自己,提升教学能力。二是教师角色要由主演变成助演。三是创设物理情景,让课“活”起来。
赵欣宇老师的主讲题目为《科学素养导向物理模型的探究与应用》。赵老师首先阐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重要部分,然后着重强调物理模型思维的培养。他认为物理源于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教师可利用教具将抽象的模型具体化,以辅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培养物理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曹艳龙老师的主讲题目为《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曹老师首先分析了新高考的背景和新高考试卷内容的变化,然后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物理教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物理六本书的教学工作尽量在高二学期末结束;二是制定好教学进度保证知识落实;三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先整合教材再定计划,同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校长助理张晓东参与了物理学科论坛活动。张老师对三位主讲人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核心素养就是要基于实践,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
政治学科论坛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举行。高培仁副校长及全体政治教师出席了本次论坛。此次活动由我校政治学科组长宿建军主持,围绕学案式教学主题,宿建军、牛倩倩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与大家作了交流分享。
围绕“学案初感”,宿建军老师从“究竟何物”“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三个维度,对什么是学案和学案式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对为什么要推进学案式教学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分析;在解释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宿老师还通过自编学案的展示,就如何编写学案,提出了一些原则性意见。
牛倩倩老师围绕“学案编写”与“学案实施”,将自己搜集筛选的众多特色学案进行了全面展示和优缺点的对比分析阐述,从体例结构和使用指导方面为学案编写与学案式教学实施提供了宝贵意见,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最后,全体教师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讨论,最终确定了政治学科导学案的编写体例。高培仁副校长全程参与了讨论并在最后提出总结性指导意见。他希望全体政治教师能够立足我校教学实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将我校教研推向更高水平。
审阅:高培仁
编辑:闫云章
贾世民
供稿:教科研中心
摄影:闫云章
编辑:贾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