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互学共研促成长——忻州十中第三届“新星奖”课堂教学大赛圆满落幕
2024年05月23日 10:39:54 来源:忻州市第十中学宣传中心 访问量:1036次
作者:教科研中心
5月14日,历时5天的忻州十中第三届“新星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圆满落幕。本届“新星奖”课堂教学大赛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评委由学科组长、教科研中心管理人员、听评课专家组成员组成。校长温高明、党总支书记王世民、副校长高培仁和全体学科教师观摩了此次赛课活动。此次活动共有21名教师参加,评选出特等奖二名,一等奖四名,二等奖七名,优秀奖八名。整个赛课过程中,青年教师在结对师傅的指导下,同学科参赛教师共同研讨,形成同一学案;然后经教研组集体研讨,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参赛教师依据教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形成能体现个人教学特色的学案。在反复地精雕细琢下,21节课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充分展现出忻州十中青年教师出色的教学水平,下面是部分获奖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
刘倩如老师以忻州道路发展变迁的图片导入课堂,让学生直观感受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接着给出雄忻高铁新增线路的四则图文材料,让学生通过预习新知进而探究三个核心问题:1.影响雄忻高铁布局的影响因素;2.指出影响雄忻高铁布局的主导因素;3.找出交通布局一般原则的具体体现。最后围绕贵州高速公路网如何布局这一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刘倩如老师的课堂以学案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解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师生互动充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
赵欣宇老师用枪械测评引入新课,进而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理论推导,得出动能及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了平抛运动、力学单位制等知识。最后由典型例题出发,采用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去体会动能定理的应用过程。
赵欣宇老师这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明晰,设问具有启发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英语课题:《Understanding ideas Blogging Australia》

翟峡老师在课堂上首先解决学生预习反馈的问题。接着从五一外出旅游经历的街头采访视频切入,为学生提供采访模板,组织填空,让其身临其境体会课文,真正读懂课文。然后以小组探讨的方式,思考从作者对职业的追求以及对环境的态度两方面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并以词和短语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最后,根据学案提供的Travel blog框架,让学生组织成文,并进行展示交流点评。
翟峡老师课堂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设计自然巧妙,使得学案式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贾玫琳老师本节课通过展示“亨廷顿舞蹈症”微视频引入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并通过给定的任务,让同学们进行概念图撰写和材料分析,重点掌握了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最后结合《红楼梦》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掌握遗传病的检测与预防这一重要知识。整节课内容设计紧凑,学生思维活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效果良好。

王欣欣老师采用学案式教学,在深度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学生活动,以“红绿色盲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以“医院招聘遗传咨询师”为情境,让学生进行红绿色盲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进而明确两种调查方式的不同。课堂上进行了模拟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角色活动,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位老师课堂设计始终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注重落实。课堂环节设计紧凑,课堂语言精确明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很好培养。第三届“新星奖”课堂教学大赛的成功举办,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了互相学习、共同研究的学习氛围,又为全校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平台。忻州十中的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以“学案”为抓手的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审阅:高培仁
编辑:闫云章
贾世民
供稿:教科研中心
摄影:赵兴华 程永翠
付世平

编辑:贾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