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风采 > 新课改下的备课思考二:关于课程资源的整合

新课改下的备课思考二:关于课程资源的整合

2009年10月11日 09:28:39 来源: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 访问量:1304

新课改下的备课思考二:关于课程资源的整合

 

梅培军

 

确立课程资源的整合意识,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作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应通过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的平台。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辅导资料、工具书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图书、各种风土人情、社会实践等等。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是对生活世界和社会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一、与文本对话,优化设计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的资源也必须进行优化和整合,与文本对话,吃透教材,用好教材,不断激活和创新。例如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中通过课程的优化设计,备课组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孔子、荀子、庄子、鲁迅、聂绀弩’这些人物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属于不同的学派,具有不同的思想,假如这些人物相遇会发生什么呢?思想的交锋和冲突,时代的差异和不同,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呢?请以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物中的13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选,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设计借鉴了2004福建高考的作文题,不同的是福建高考题侧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延伸,而我却侧重课本资源的利用和优化整合。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脱节的,事实上我们的阅读文本是丰富的写作的资源库,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个资源库的整合和利用。

二、打破学科本位主义,构建学科间的整合。

学生所认识的生活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综合的自然事物或社会文化现象的整体。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语文外延的丰富性决定了它与其它各门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利用各学科的整合,就能在各学科中寻找语文实践的生长点。

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课后练习要学生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孟子的仁政的主张,这就是要我们去理解古人的智慧,激活它的现代意义,用政治主张的角度将其主张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关系联系起来。以《鸿门宴》为例,我们势必要将其与历史学科整合起来。

语文与史哲、语文与音乐、语文与美术、语文与计算机……学科与学科之间有着众多紧密的关系。学科整合突破了原先的片断与琐碎,有利于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胆地把各学科的优势借鉴过来,注意各学科的兼容性和交汇性,将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进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与语文活动的兴趣,更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打破封闭空间,走向生活世界。

语文是生活的,它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生活”对我们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蕴藏无限丰富的大教材,是一个永不枯竭的课程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体验,对同一个问题常常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感悟文本内容,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理解文本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对话、深层交流。在这里,文本是对话、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是理解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生活经验是对话和生成的源流。

例如《秋水》中有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这句话,课本释旋其面目转过脸来。旋,掉转。面目,指面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这样来解释很令人费解,转过脸来,而下文却说望洋向若而叹曰,上下文就矛盾了,于是学生就提出了质疑。那么如何来理解这里的旋其面目呢,将这样的生成性问题进行整合,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成为学生、教师、文本、生活多向交互的平台。学生根据课文设置了情景,对文意进行揣摩,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背后还有思想,还有生活丰富的生活世界,我们往往把那背后鲜活的生命抽离了。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生活中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不断地激发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立足现行文本的前提下,整合优化各种课程资源,是语文备课组建设的核心内容。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备课组建设中计划采取一系列的课程整合措施。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不仅以篇章为中心,还设计单元计划和模块规划,要整合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把语文学习从孤岛中拉回生活世界。还试图尝试提出一些综合性的课题进行多学科组教师协作备课。

编辑:贾福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第十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忻州市温泉路90号 0350-339982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