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 文艺为魂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推进以“学案”为抓手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在学校教科研中心的组织下,忻州十中第三届“新星奖”课堂教学大赛在5月9日正式拉开帷幕。目前已有五位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课堂。
本次赛课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各位参赛教师在结对师傅的指导下,同学科参赛教师共同研讨,形成同一学案;然后经教研组集体研讨,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参赛教师依据教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形成能体现个人教学特色的学案。扎实的功底,独特的风格,充分展现出忻州十中青年教师出色的教学水平,为在场的师生们呈现了精彩的课堂。
赛课现场 精彩纷呈
语文 授课主题:《与妻书》
徐嘉雪老师紧扣单元学习任务确立了“感受革命先烈品格,担负新时代使命”的学习目标,整节课围绕着小爱和大爱设置了三个层次递进的任务,课堂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研读经典文本,回归到作者本身,挖掘作者内心当时细腻矛盾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作为普通人的伟大之处,激发学生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情怀。
刘茹霞老师立足“抱负与使命”这一单元主题,紧扣单元学习任务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革命烈士舍己为人的崇高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设置了依据《书简阅中国》的节目形式来为《与妻书》拍摄纪录片的课堂情境。分别用诵经典之声、忆往昔之事、品情志之衷三个任务推进,有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数学 授课主题:《直线与平面垂直》
白婧老师课堂推理严密,她首先结合数学历史创设情境,利用学生活动、旗杆影子实验分解情境,引出线面垂直的概念。然后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线面垂直的判定,通过学生展示,推导出线面垂直的性质。最后通过典型习题巩固学习内容。整节课以学生展示为主,完成了线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的传授。
李美玲老师这节课通过观察旗杆与影子的位置关系,分析概括出线面垂直的定义。通过点面距离引出棱锥的高,得到判定线面垂直的简便办法。通过折纸实验让学生学会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进而得出判定定理,最后通过两个例题对本节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王娜老师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通过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影子的位置关系,分析、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通过折纸试验,引导学生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最后通过设置例题进一步强化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理解,规范解题过程,形成解题思路,提升了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点评研讨 共同成长
语文学科在二楼会议室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评委老师和同学科教师参加了研讨。
王娜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高。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素养。
![]() |
![]() |
![]() |
![]() |
![]() |